返回手機版

請輸入檢索詞

李毓昌
發布日期:2021-09-29

李毓昌(1771~1808),字皋言,號榮軒,即墨城西閣里人。1808年(清嘉慶十三年),李毓昌中戊辰科進士,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蘇候補。是年,黃淮泛濫,江蘇淮安一帶洪水成災,清朝廷發放賑銀救濟災民。李毓昌等10人受兩江總督鐵保委派赴山陽縣查賑。山陽知縣王伸漢貪污賑銀,中飽私囊,恐事情敗露,便對前來查賑的官員一一賄賂。被派去山陽查賑的其他8名官員均接受賄賂,沆瀣一氣,知情不舉,李毓昌則拒受賄賂,謝絕王伸漢為其安排的館舍,獨住于善緣庵。

農歷九月二十九日,李毓昌帶領仆役親赴農村,深入民宅逐戶查核人口及領取賑銀數目,登記造冊,與原山陽縣所報之放賑名冊逐一核對,至十月底即查完兩個鄉。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漢虛報戶口、克扣賑銀的實據后,隨即寫好稟帖,準備上報淮安知府。

王伸漢探知李毓昌即將揭發其貪污罪行的消息后,大為驚恐,急忙將李毓昌請回縣署,設宴款待,并對他誘之以利,殷勤地說:“君初入仕途,不知此中關竅耳,慕虛名而失實惠,竊為君不取也!”李毓昌正色回答:“我非不欲得實惠,顧不忍向垂斃之饑民奪口食耳!此事任君自為之,弟實不敢自污以欺天也!然我將聞之上臺?!闭f完,拂袖而去。王伸漢見李毓昌不為金錢所動,便與親信包祥計議,決心將李毓昌置于死地,以達滅口之目的。王伸漢首先派包祥將李毓昌的三個仆人李祥、顧祥、馬連升買通,應允事成之后酬以白銀500兩;然后親往善緣庵邀請李毓昌去縣署赴宴。李毓昌對王伸漢雖十分厭惡,但礙于情面,只得同往。王伸漢心懷鬼胎,假意殷勤勸酒,致李毓昌帶醉而歸。深夜,李毓昌酒醒口渴,李祥便將事先預備好的毒藥投入茶水中,奉給主人。李毓昌喝下茶水后,不一會便高喊腹痛,神色驟變,口吐鮮血。李祥等三人隨即用絲帶緊勒其咽喉,李毓昌登時氣絕。隨后,三人又將李毓昌的尸體懸掛于屋梁上,偽造自縊身死現場,時為1808年(清嘉慶十三年)十一月七日。事后,王伸漢從李毓昌衣物中搜出揭發其貪污行徑的稟帖,并買通淮安知府王轂,以自縊身亡定案,著其親屬迎柩回故里發喪。

翌年春,李毓昌妻林氏在檢點丈夫遺物時,發現帶有污血的衣服及稟帖殘稿一頁,稿中有“山陽冒賑,以利啖毓昌,毓昌不敢受,恐上負天子”等語,遂對毓昌之死因產生懷疑。由此開棺檢驗,發現死者有明顯中毒跡象。李毓昌叔李泰清遂親赴都察院告狀。此案經清嘉慶皇帝親自批示,于1809年(清嘉慶十四年)農歷七月十六日將謀殺李毓昌之主犯王伸漢、王轂、包祥、李祥、顧祥、馬連升等處決;兩江總督鐵保、江蘇巡撫汪日章等被革職流放,與此案有牽連的官吏亦受到懲處。嘉慶皇帝親制《憫忠詩》30韻,刻石立于李毓昌墓前,冤案得以昭雪。


无码h片网站